食品伙伴网
知识堂
黄鳝病虫害如何防治?
黄鳝病虫害如何防治?
最佳答案
黄鳝在自然水域中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染病的机会很少。但在高密度养殖中,会导致病害发生,甚至造成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一、鳝病预防应注意以下事项:

  1.采购和捕捞鳝种时,注意操作,免伤鳝体,特别要严禁钓鳝入池;

  2.鳝种放养前,做好鳝池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3.放养前进行鳝种消毒,方法是用3~4%食盐水或10ppm浓度的漂白粉液浸洗5分钟;

  4.在饲养过程中注意水温、水质控制,并严格执行“四定”投饵原则;

  5.在6~8月份发病高峰期,定时定量投喂药饵,并每周进行一次水体消毒,一般用复合亚氯酸钠液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25ppm;

  6.敌害预防:黄鳝常见的敌害有猫、鼠、蛇、鸟、家禽、家畜和某些凶猛鱼类(乌鳢等),一般采用捕捉或驱赶的办法清除。

  二、常见病的防治

  腐皮病此病多流行于5~9月份,是目前成鳝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1.病因:鱼体受伤引起细菌寄生;

  2.症状:体表出现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皮肤糜烂,尤以腹部两侧更为严重,又称打印病。严重时,可以看到骨骼及内脏,尾部经常烂掉。病鳝游动无力,头常伸出水面,久不入穴,最后瘦弱而死。

  3.防治方法:

  ①放养前,鳝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②每50公斤黄鳝用磺胺噻唑0.5克掺入饲料中投喂,每天一次,5~7天为一个疗程;③直接在病灶上涂抹高锰酸钾。

  水霉病

  1.病因:由水霉菌寄生于鳝体或鳝卵所致;

  2.症状:此病流行于春秋两季。霉菌孢子向外长出棉花状菌丝,在体表、卵表迅速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

  3.防治方法:①黄鳝入池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100~150克,化水后全池泼洒;②用3~5%食盐水浸泡病鳝3~4分钟;③各用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和食盐配成混合液后,全池泼洒。

  打转病

  1.病因:棘头虫寄生于黄鳝前肠或毛细线虫寄生于黄鳝肠壁的粘膜层;

  2.症状:群体表现摄食不旺和不同程度的打转,病鳝分散独处,摄食减少,极度消瘦,体表失去光泽。病情严重的鳝鱼,可见挣扎、滚动或窜跳,有死鱼现象。有些鱼还并发细菌性皮肤病,腹部两侧有红斑,严重的表皮腐烂。

  3.防治方法:①每公斤鱼用90%晶体敌百虫0.1克,拌入蚯蚓或配合饲料内投喂,连续6天。如果黄鳝不食用药饵,可改用肠虫清或“转立停”等药物;② 首先用杀虫药“转立停”拌饵内服,每公斤饵料拌“转立停”20克,每天一次,连用4天。同时向池水泼洒“巨威碘”杀菌消毒。一周后,黄鳝可停止死亡,摄食恢复正常。

  蛭病

  1.病因:由水蛭寄生头部引起;

  2.症状:病鱼活动迟滞,食欲衰退,影响生长,严重时致死;

  3.防治方法:用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洗15分钟。

  发烧病

  1.病因:黄鳝养殖密度过高,体表粘液在水中积聚发酵,使水温骤升,溶氧降低引起发病;

  2.症状:病鳝在池内表现不安,相互缠绕,体表粘液脱落,池水粘性增加,头部膨胀,造成大量死亡;

  3.防治方法:降低养殖密度,更换池水或在池内搭养少量泥鳅,以便吃掉残饵,防止黄鳝缠绕,维持良好水质。发病后可用0.07%的硫酸铜液,按每立方米水体5毫升的用量全池泼洒。

  梅花斑病

  1.症状:黄鳝背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梅花斑点;

  2.预防:在池内投放些折断腿的蟾蜍,它身上的蟾酥分泌物具有防治功效;

  3.治疗:可取1~2只蟾蜍,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拖几趟,1~2天内即可治愈。

  昏迷病

  黄鳝养殖最适水温是24~28℃,夏季池水28℃以上时将影响黄鳝的生长,此时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把水温控制在28℃以下。其方法是:

  1.遮阳:在池上方搭物遮阳,面积占鳝池面积的2/3即可。池旁可栽种葡萄、丝瓜、南瓜等经济作物,池中放些水葫芦或水浮莲,池内放入瓦片、树墩作人工洞穴,便于黄鳝栖息避暑。

  2.加水:当池水超过30℃时,应及时加注新水,最好用地下水降温。一般1~2天加水一次,并保持水面离池壁最上端25~30厘米,避免黄鳝爬壁逃逸。加水时不能一次加注过多,应缓慢注入,使池水温差不大于2℃,以免温差过大而引起黄鳝感冒致病。

回答:Emp.
2008-12-25 09:16
[全部回答(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页版
©2008- 202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联系电话:0535-6730582
安装食品伙伴网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