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围绕奶业建牧县”发展战略,在“政府引导、自主经营,龙头带动,市场运作”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奶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奶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为进一步加快奶业发展步伐,确保到“十五”期末,实现草山开发和改良30万亩,稻田改制种牧草3万亩,奶牛饲养3万头以上,奶业产值15亿元,建成“中国南方奶业第一县”的宏伟目标,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奶业发展速度
1、建立奶业小额信贷发展机制。由县信用联社向经严格考察合格、有房产或奶牛作抵押的农户或干部职工发放奶牛养殖贷款,放贷标准为购买成年奶牛每头10000元以下,购买母犊饲养每头5000元以下,自繁自养母犊每头3000元以下。贷款的前三年,按扶贫贷款利息标准执行,贴息部分由县扶贫办每年安排100万元解决。购牛贷款实行分期分批偿还。购成年奶牛的贷款分五年还清,第一年还10%,第二年至第四年每年还20%,第五年还30%;购买饲养的母犊所贷款项从产奶之日起三年内还清,自繁自养的母犊贷款从产奶之日起两年内还清,如母犊饲养配种后转让,则所得款项优先还贷。亚华南山分公司要协助县信用联社按规定比例从鲜奶销售款中扣回贷款。
2、建立奶业发展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要安排100万元,作为全县奶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70万元用于奶牛生产的技术培训、疫病防制、配种繁殖和建档立卷等专项工作经费,30万元用于奖励奶牛养殖大户。奶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由分管县长审批。
3、建立奶业发展风险基金。风险基金由县人民政府和奶业协会共同筹资建立。县人民政府专门安排100万元,同时,从2003年10月起,每年由各奶业协会从奶农中筹集少量风险基金,一并专户存入县信用联社风险基金户头,用于补偿非人为因素造成奶牛死亡或已不具备生产能力需处理的奶牛所造成的损失(自然淘汰除外),具体由各奶业协会呈报乡镇奶业办,乡镇奶业办报县奶业发展指挥部进行技术鉴定后审批,原则按每头奶牛补贴5000元的标准执行,但根据各奶业协会风险基金筹集数额可适度增减。补贴资金应优先用于还贷。
4、建立奶牛发展奖励机制。①鼓励规模养殖。凡养殖奶牛连续三年存栏20头的大户,由县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同时每多一头加奖1000元;②鼓励饲养母犊。凡饲养一头母犊到配种,且2003年1月1日后没有卖过奶牛的,由县人民政府一次性补贴500元;③鼓励饲养优质高产奶牛。每年评选奶牛养殖劳模,在年度全县奶业工作总结大会上表彰。劳模由乡镇奶业办、亚华南山分公司联合调查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确定。
5、鼓励利用外资参与奶业开发。凡利用县外资金到县内进行奶业开发的,除享受县内奶农同等的奖励政策外,同时享受招商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
二、大力种植牧草,提供奶业发展保障
6、坚持“兴牧必先兴草”的方针,狠抓退耕还草,努力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确保每头成年奶牛不得少于1亩高产人工牧草。“十五”期间,全县每年退耕还草1万亩以上。
7、成立县退耕还草指挥部,下设退耕还草办公室,主管全县退耕还草、牧草种植、草山草场开发工作。
8、大力开发草山草场。坚持“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租赁、承包、开发、改良和经营草山草场,发展奶牛生产。对连片开发草山50亩以上的,由县退耕还草办优先安排项目,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
9、引种和推广优质牧草。要大力引进新品种,抓好牧草种植技术培训,建立和培育优质牧草种子基地,推广种植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牧草。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奶业科技含量
10、建立培训基地。在县职业中专设立县奶业技术培训中心,培训工作由县畜牧局、县职业中专负责组织落实,每年举办6期以上培训班,每期不少于50人,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聘请省、市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专家和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授课。重点培训相关部门科级以上干部、相关乡镇干部、信用社主任及信贷员、技术服务人员、奶牛养殖户等人员。
11、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聘请省、市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和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为我县奶业发展技术顾问;根据需要每年可从县内外畜牧专业本科以上的优秀毕业生中录用适量技术人才充实技术队伍,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事业编制。
12、抓好科普宣传工作。县畜牧局和县电视台联合开设奶牛养殖技术电视专栏,每月举办一期奶牛养殖实用技术讲座。畜牧部门的技术干部实行分片技术包干,帮助奶农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采取科技下乡、送奶牛技术光碟进村入户等形式,广泛普及奶业实用技术。
四、健全防疫体系,确保奶业健康发展
13、加强防疫工作领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及时到位。乡镇党、政一把手为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分管领导和奶办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乡镇双文明目标管理。
14、加强防疫队伍建设。由县人事、畜牧等部门对全县现有在编兽医技术人员(隶属亚华的除外)进行一次全面考试、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的按每人每年1500元的标准纳入县财政差额预算拨款,对不合格的兽医人员不准上岗,或予以清退。县畜牧部门对兽医技术人员(包括亚华技术员)要实行年度目标责任管理,分片包干到人。技术人员主要职责和任务是负责建好片内奶牛的免疫档案,按月报表,统计准确率必须达到100%;确保各种疫苗免疫注射密度达100%,配种率达100%,受胎率达85%以上,母犊成活率达80%以上,奶牛死亡率在5%以内。
1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县畜牧局在2004年底前必须完成奶牛技术服务中心和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的建设工作,并加大对乡镇兽医站的改造投入,在有奶牛的乡镇要尽快建好配种站,为奶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16、加强检疫。在S219公路沿线乡镇设立产地检疫申报点,加强对牲畜产品的检疫。
五、完善管理机制,切实抓好奶业生产
17、进一步强化县奶业发展指挥部的组织、协调职能,确保奶业生产实现统一指挥,高效有序。全县奶牛要建档立卡,设立台帐,输入电脑,实行月报季查制度和微机化管理。
18、加强乡镇奶业发展管理力量。对奶业发展的相关乡镇专门配备一名领导干部,主抓奶业生产。同时专门设置乡镇奶业发展办公室,实行乡镇主管,县奶业发展指挥部协管。各相关乡镇确定3-5名年龄轻、素质好、能力强、懂业务的干部到奶业办专抓奶业生产,奶业办主任由专门配备的副乡镇长兼任。乡镇奶业办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乡镇奶业生产的管理、指导工作;全面完成与县奶业发展指挥部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状规定的各项任务;对本乡镇所有奶牛建档立卡、设立台帐,每月向县奶业发展指挥部报表。
19、实行奶业目标考核管理。奶牛免疫率、奶牛增长率、奶牛死亡率、奶牛统计准确率、母犊自繁自养率等五大指标为奶业发展目标考核指标,由奶业发展指挥部将年度目标分解到乡镇,采取平时抽查和半年及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乡镇党、政一把手为奶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奶业办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完成年初目标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年度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不评优、不调动、不提拔。严重影响全县奶业经济发展的,对责任人给予行政降职或撤职处理。
20、实行干部联村联户发展奶牛制度。县直机关各单位每年联系一个村,帮助新发展养奶牛户2户以上,每户不少于3头;乡镇每个干部每年联系新发展养奶牛户1户,每户不少于2头。以上纳入单位的双文明目标管理和干部政绩考核指标。
21、建立奶牛县内流转机制。奶牛在县内转户或交易,必须经奶牛所在地的乡(镇)、场奶业办审定,报亚华南山分公司或县信用联社批准,并到信贷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奶牛转户或交易所得款项必须优先用于还贷。严厉打击卖奶牛逃债的行为,违者将予以严格依法破产还贷。县内奶牛流转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有原饲养奶牛头数相同数量的后备牛;饲养奶牛规模已超出家庭劳力所承受的范围;处理淘汰奶牛必须经当地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严格鉴定签字,由村奶业协会报乡(镇)、场奶业办核定,再报县奶业发展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审批。
六、扶持龙头企业,确保奶业做大做强
22、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为龙头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亚华南山分公司定为县重点保护单位,县内各职能部门应在政策范围内为亚华南山分公司的发展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并从资金、税费等方面予以倾斜。电力部门、自来水公司必须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供电供水。严禁任何“索、拿、卡、要”行为的发生。凡故意设卡,增加龙头企业负担,或有意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对其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严肃处理甚至撤职查办。
23、稳定鲜奶收购价格,确保奶牛养殖户利益。按国家标准确定鲜奶收购保护价为2.2元/公斤,超过或低于国家标准的鲜奶的收购价按物价、质监、防疫等部门会同亚华南山分公司确定的标准同等比例上下浮动。全县80%的奶牛养殖户还清奶牛贷款本息后,鲜奶收购价格参照市场价进行适度调整,但达到国家标准的鲜奶的收购价不低于2元/公斤。
24、加强奶牛养殖户职业道德教育,严厉打击鲜奶掺假制假行为。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做好奶牛养殖户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保护南山品牌就是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确保送售合格优质鲜奶。由县奶业发展指挥部牵头,亚华南山分公司、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联合成立打击鲜奶掺假制假工作领导小组,严厉打击鲜奶掺假制假行为,各乡镇要严密配合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25、增强品牌意识,切实保护南山奶粉品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严厉打击有损南山奶粉品牌的假冒伪劣产品,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商标。
26、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银信部门要加大对奶农、亚华南山分公司和南山牧场及乡镇犊牛场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奶业基地建设。全县要保证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投入奶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