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现代养殖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现代养殖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4-12-09 01:41:43  来源:长沙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浏览次数:2813
核心提示:《长沙市现代养殖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发布单位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14-02-08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http://www.csyzy.gov.cn/html/tongzhigonggao/2014/1027/2833.html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有关单位:
 
  《长沙市现代养殖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2月8日
 
  长沙市现代养殖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养殖业是构建长沙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产业。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依据《全国畜牧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结合我市养殖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养殖业为主,主要包括生猪、家禽、肉牛、奶牛、肉羊、蜂、水产等,以及围绕养殖业产业化经营的畜禽水产品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等领域。规划期为:2013年-2020年。
 
  一、指导思想、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和建设长沙市现代养殖业。以“生态、安全、高效”为主线,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良种化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和质量安全监管为保障,以有效保障供给和维护公共安全为目标,按照“创优创新、提质提效”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促进现代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相协调的都市型现代养殖业框架体系。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与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现代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和畜禽水产资源放在优先位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业,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2.科技先导与注重示范的原则。充分利用长沙的科技优势,以项目建设和基地示范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提升传统养殖业,以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经营养殖业,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3.特色主导与优质高效的原则。充分利用长沙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发挥市场配置养殖资源的作用,突出发展地方特色品种,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重提高特色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建立养殖业生产、屠宰加工和服务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4.统筹规划与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长沙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统筹规划现代养殖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三)发展目标。
 
  2013 年-2020 年,长沙市现代养殖业总目标是:以单位面积资源有效承载量为基础,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总要求,确保主要畜禽水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都市高效生态型养殖业稳定发展,养殖业基础设施、规模化水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畜禽水产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努力建成现代养殖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城市、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城市。
 
  1.养殖业稳步健康发展。至 2020 年,全市生猪出栏调减至655万头;蛋鸡存笼量达到1540万羽,家禽出笼量达到7890万羽;肉、蛋产量分别为60.5万吨、11.2万吨;适度发展山羊、肉牛、奶牛产业。在稳定现有水产养殖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产品产量达到12.4万吨。
 
  全市养殖业综合总产值 700 亿元,其中畜禽养殖与加工综合产值500亿元,渔业综合产值95亿元,蜂业产值5亿元,饲料、兽药加工产值 100 亿元。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农民人均养殖业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培育和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物流产业和都市休闲渔业,促进养殖业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调减生猪生产总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地方特色生猪(宁乡猪、大围子猪)、肉禽、蛋鸡、名优水产。到 2020 年,引进与发展 50 家实力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培育、扶持年出栏生猪500头、肉牛20头、肉羊100只,年出笼肉鸡 10 万羽,年存笼蛋鸡 1000 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6000家。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猪肉与其他肉类产量比重调整为70:30左右;畜禽水产品加工产值与养殖业产值之比达到 2:1,养殖业一、二、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7:62:11。
 
  3.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更加完善。到 2020年,规模养殖畜禽水产品“三品”认证率达到 80%以上,实现畜禽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全覆盖,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免疫率达100%,规模养殖场官方兽医监管率达 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逐步建立健全产地检疫和产品准出制度,抗体检测合格率保持在国家规定标准以上。
 
  4.畜牧业、渔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到 2020 年,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对养殖业的贡献率提高到 65%以上;宁乡猪、大围子猪、湘东黑山羊等地方品种保种与开发利用成效显著。
 
  5.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以单位面积资源存载量为基础,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畜禽加工企业环境治理设施到位,实现达标排放。到2020年,畜禽粪尿氮年排放总量控制在每公顷耕地的畜禽粪尿氮负荷量≤170公斤,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率100%、综合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天然渔业水域资源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明显进展。
 
  二、发展重点
 
  (一)畜禽水产良种体系建设。
 
  重点升级改造10个省(市)级原良种场,满足现代养殖业优质种源需要。
 
  重点加强宁乡猪、大围子猪等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加强外来种猪的提纯复壮;以蛋鸡、肉鸡为重点,建设相配套的曾祖代种禽场、祖代禽场、父母代禽场制种供种体系;进一步加强湘东黑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健全水产原种场、良种场、苗种场等三级良种保障生产供应体系;加强湘江流域长沙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
 
  (二)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实施“畜禽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工程。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产率达80%以上,实现“操作有规范、过程有记录、市场有监管、质量可追溯”的目标。
 
  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程。实施商品鱼供应基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水域滩涂养殖权证的管理。推进100亩以上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鱼池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精品渔业、设施渔业,推广测水施肥、底部增氧、水质在线监测、鱼病远程诊断、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以望城区大众垸为核心,建设较高水平、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休闲观光渔业园区。到 2020 年,全市建成 15 万亩优质商品鱼供应基地。
 
  实施“异地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创建工程。重点在我市周边地区及沿海地区规模化畜禽生产基地实施挂牌授牌制度。通过在异地建立生产基地,确保长沙市主要畜禽水产品供给安全。
 
  (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以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以构建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强化基层动物检疫、防疫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321工程”建设,即完善兽医行政管理、兽医行政执法和兽医技术支持“三大体系”,建设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处置“二大系统”和长沙市畜牧兽医水产管理服务“一个平台”。
 
  加强畜禽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区县(市)、乡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建设,建立公共基本服务与专业技术服务分离的推广新体系。积极推进养殖业服务社会化,鼓励组建多功能专业服务队伍、开展饲养技术、兽药饲料经营、病害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发展畜禽水产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完善服务机制。
 
  加快畜禽水产品交易平台建设。以电子信息交易平台为核心,提升电子商务交易能力,确保鲜活畜禽水产品市场供应。新建和改造 4 个专业畜禽水产专业批发市场,打造中部地区畜禽水产物流交易中心。
 
  完善养殖业金融服务。将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延伸至养殖业,进一步加大对带动力强的养殖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支持力度,增加对养殖基础设施、现代科技园区、休闲观光旅游、养殖业技术推广应用等项目的信贷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现代养殖业、科技服务、机械生产等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四)畜禽水产品加工物流体系建设。
 
  加强畜禽水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建设。重点围绕优势产业集聚区,进一步优化畜禽水产品加工业布局。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与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重点研发符合消费结构变化、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鼓励大型规模养殖企业、饲料加工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畜禽水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和产业密集区规模快速扩张,形成以名牌产品为主导、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配套、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推进全市畜禽水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外向型精深加工转变。
 
  推进养殖业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优势产业集聚区和饲料、兽药等主要批发市场,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以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物流园区,培育一批服务质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养殖业现代物流企业。加快畜禽水产品冷链物流、活畜禽调运、生产资料配送等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物流服务体系。
 
  (五)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加强市、区县(市)、乡三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建立质量安全信息收集、风险预警与评估机制,健全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水平。
 
  建立健全或完善畜牧业、渔业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完善与执行产地环境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投入品的使用、管理规范和检验检测方法、包装标准、贮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为畜牧业、渔业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
 
  建立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重点建设市、区县(市)、乡监管机构和企业(包括养殖、加工、批发市场)四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采集和质量追溯网络。探索建立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扩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规模,严格实行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控。
 
  完善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市、区县(市)畜禽水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拓展产品安全检测项目和检测内容,扩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面,完善检验监测手段、提升检验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升级提质 1 个市级监测中心,配套完善 4 个县级监测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质量安全自行检测,增强企业对产品的自控能力。形成布局合理、权责明晰、点面结合、运行高效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
 
  (六)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康养殖小区环境准入制度。充分考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科学划定畜牧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与村民生活区分离、与种植区协调的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污染防治“三同时”制度配置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科学制定养殖区环境评价机制。开展新建养殖场(小区)及小区周边企业环境污染影响评估,实行以环境评价为主体的畜禽养殖准入制度。
 
  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鼓励、引导养殖户(企业)推行干清粪处理工艺,做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改造。鼓励在畜产品优势产区配套发展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等产业,大力推广“三园”(标准养殖园、生态种植园和休闲观光园)配套模式,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
 
  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重点加强湘江长沙段及其支流浏阳河、捞刀河等天然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资源修复力度。配套完善 1 个市级水域环境监测站和增殖放流站。加强湘江水域生态与资源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稳步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大力推进精品渔业工程,发展设施渔业和生态渔业,推广应用节水、节能、生态型高效养殖模式,实现养殖产品优质安全、用水循环再利用与零排放的节能型现代渔业。
 
  三、区域布局
 
  (一)畜牧业禁、限养区划定与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
 
  1.畜牧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三区划。
 
  按照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长沙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与环保及防疫对畜牧业提出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多层次和畜牧业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合理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1)禁养区。范围:城市建成区和城镇居民区(包括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科研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区县(市)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区域。禁养区内不得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小区),已有的畜禽养殖场(小区)限期关闭或搬迁。
 
  (2)限养区。范围: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区县(市)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限养区;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区域。限养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数量和规模,主要是降低畜禽养殖密度,控制饲养总量保持在土地和水环境自净作用可容纳限度内;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小区);现有的生产场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实现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并逐步取消散养户。采用现代化、安全清洁生产养殖技术,完善畜禽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环境安全,可持续生产。
 
  (3)适养区。范围:畜禽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以外的区域。适养区内要以建设优质高效畜禽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生产和科技含量高的种源生产。新建养殖区应相对集中,并应与滨江沿河区域、生态休闲区域和主要景观道路保持足够控制距离。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小区)应当符合当地环境承载量的要求,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按照适度规模、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原则发展;该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2.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
 
  地方优良畜禽品种是发展区域性畜牧业经济的宝贵遗传资源,根据长沙市现代养殖业要求,在宁乡县的流沙河、青山桥、老粮仓、横市、回龙铺、双凫铺、大成桥和长沙县的双江、金井、望城区的茶亭以及浏阳市的大围山、张坊、达浒、高坪、沿溪、淳口等乡镇分别建立宁乡猪、大围子猪、湘东黑山羊等特色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以市场为导向,本着一保持、二改良、三提高的原则,在加强保种的基础上,通过常规选育和分子选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地方优良畜禽的品种质量,培育一批性状优良的新品系,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畜禽产品的不断需求。
 
  (二)渔业发展功能区划。
 
  1.水源生态涵养。
 
  主要规划区域:城市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城区景观湖泊水库。
 
  规划目标:以涵养水源、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稳定湿地水域生态系统,实行“测水放鱼、以鱼养水”,禁止设立“三网”投饵养殖,发挥水生生物的生态净化功能,确保水质整体优良和饮水安全。
 
  2.都市休闲渔业观光。
 
  主要规划区域:在开福区、望城区、岳麓区、宁乡县、长沙县、浏阳市等构建东西北三大都市渔业版块。
 
  规划目标:以满足城市中高档收入人群的消费需要为目标,建设中高档都市渔业休闲观光场所,打造一批星级度假村和观赏鱼繁养基地与交易中心,为市民垂钓休闲提供理想休闲场所及室内观赏水簇。构建东西北三大都市渔业版块:东线板块沿319国道向东行,以长沙县的黄花镇到浏阳市城区附近的休闲渔业群;西线板块沿 319 国道,围绕岳麓后山、雷锋镇、望城区高乔大道和宁乡县城周边为核心的众多的休闲渔业群;北线板块沿芙蓉北路、北三环线一带,以捞刀河为纽带的高档次的星级休闲渔业群落。
 
  3.名特优水产健康养殖。
 
  主要规划区域:望城区、宁乡县、浏阳市、长沙县、岳麓区。
 
  规划目标:以满足市场消费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望城区大众垸现代渔业示范园区为龙头,宁乡县、浏阳市为两翼,积极发展鲌鱼、龟鳖、虾鳝、鲟鱼、大鲵等名优水产,建设一批名优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和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4.种质资源保护与增殖区。
 
  规划区域:湘江干流长沙段及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等支流。
 
  规划目标: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渔业资源保护措施,实行春季禁鱼制度,控制捕捞强度,恢复水产生物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重点建设湘江长沙段鳊魴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沙北郊黄鳝水生经济观赏植物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一步完善浏阳河特有鱼类(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体制。湘江干流及一级支流禁止从事水产网箱养殖和其它养殖生产。
 
  (三)重点品种区域布局。
 
  1.生猪。
 
  全市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乡镇43个。其中宁乡县重点发展道林、东湖塘、双江口、煤炭坝、坝塘、偕乐桥、双凫铺、老粮仓、流沙河、巷子口、龙田、横市、回龙铺、黄材、大成桥、青山桥、大屯营、朱良桥、菁华铺、南田坪、资福、枫木桥、喻家坳、沙田等24个乡镇,望城区重点发展乌山、茶亭、桥驿、白箬铺等4个乡镇,长沙县重点发展金井、福临、安沙、春华、双江、开慧、江背、北山等 8 个乡镇,浏阳市重点发展葛家、普迹、镇头、枨冲、淳口、沙市、官渡等7个乡镇。
 
  2.家禽。
 
  全市重点发展家禽养殖乡镇27个,浏阳市重点发展镇头、葛家、枨冲、普迹、溪江、永和、高坪、官渡、淳口、龙伏、沙市等11个乡镇。宁乡县重点发展回龙铺、双凫铺、煤炭坝、坝塘、南田坪、大成桥、资福、菁华铺、东湖塘等 9 个乡镇。长沙县重点发展青山铺、江背、干杉等 3 个乡镇。望城县重点发展新康、乔口、格塘和靖港4个乡镇。
 
  3.黑山羊。
 
  以浏阳市的大围山、张坊、达浒、沿溪、淳口、高坪、古港、三口、七宝山、溪江、社港、龙伏、蕉溪、枨冲、官桥、中和、文家市及长沙县金井镇等18个乡镇为发展重点。
 
  4.水产品。
 
  重点发展鮊鱼、鲟鱼、甲鱼、虾蟹、观赏鱼等名优及观赏水产品,主要布局在望城区的乔口、格塘、靖港、新康、星城;长沙县的黄花,宁乡的花明楼、大屯营、朱良桥,浏阳市北盛、永安、关口等区域;以其他现有养殖水域为重点,优化大宗水产品养殖结构,保障大宗水产品市场供给;以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的城郊养殖水域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开发特色风味水产食品。
 
  此外,根据资源条件,在浏阳市、宁乡县、长沙县相关区域适度发展肉牛、奶牛产业;在浏阳市、长沙县适度发展养蜂业。
 
  四、重点建设项目
 
  围绕特色养殖业、畜禽水产种业、大宗精品养殖业、畜禽水产品加工物流业、都市休闲渔业、饲料兽药加工业等 6 大产业,重点加强养殖设施、产业标准、疫病防控、物流信息等基础领域配套项目建设。
 
  (一)特色养殖业。
 
  1.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生猪品。重点建设以流沙河、青山桥、老粮仓、横市、回龙铺、双凫铺、大成桥等乡镇为核心的 100万头宁乡猪产业示范区和以长沙县双江镇、金井镇和望城区茶亭镇为核心的 50 万头大围子猪产业示范区。到 2020 年,形成年出栏150万头以上,综合产值110亿元以上的特色生猪产业。
 
  2.湘东黑山羊产业。以浏阳市大围山、张坊、达浒、高坪、沿溪、淳口等 6 个乡镇为重点,严格实行生态饲养,鼓励放养或半放养模式,保护林地环境,改善肉羊品质,确保湘东黑山羊品牌。到 2020 年,湘东黑山羊优势产业区年出栏肉羊 80 万只以上。
 
  3.特色水产养殖业。重点建设以望城区、宁乡县、长沙县为核心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发展鮊鱼、鲟鱼、龟鳖、大鲵、观赏鱼等名优水产精品,核心养殖区养殖水面2万亩。
 
  4.浏阳蜂业。重点发展浏阳市三口、古港、沿溪、达浒、官渡、永和、大围山、张坊、小河、七宝山、溪江、文家市、中和等 13 个乡镇为生态养蜂区,到 2020 年,实现年蜂蜜产量1000吨,年加工综合产值5亿元。
 
  (二)畜禽水产种业。
 
  1.宁乡猪、大围子猪等地方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以宁乡县流沙河镇湖南宁乡猪原种场、长沙县双江镇大围子猪资源场为核心,建立品种资源库,保存优质种畜,更新与扩充基础群与核心群,培养优良新品系,年供种能力达到5万头。
 
  2.湘东黑山羊种业开发。以浏阳市湘东黑山羊原种场为核心,建立湘东黑山羊品种资源库,保存优质湘东黑山羊种母羊,更新与扩充湘东黑山羊基础群与核心群,培养优良新品系。改造扩建湘东黑山羊良种扩繁场,年新增供种能力1万只。
 
  3.优质国外种猪产业开发。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继续扶持生猪龙头企业引进国外优质生猪种源(美系种猪、丹系种猪等),把种源畜牧业做强做精做大,在浏阳市、宁乡县、长沙县等适养区建设30家左右现代化原种场、一级扩繁场。到2020年,形成年供种猪30万头以上。
 
  4.水产良种开发。重点建设布局合理、技术水平先进、品种特色突出、上规模、有档次的名优水产良种繁育场10个,形成原种场、良种场、苗种场等三级良种保障生产供应体系。到2020年,形成年产家鱼50亿尾,名优水产20亿尾的生产能力。
 
  (三)大宗精品养殖业。
 
  1.优质生猪产业。重点建设以宁乡县流沙河、大成桥、回龙铺、青山桥、老粮仓、坝塘等乡镇适养区为重点,高标准规划S209沿线生猪产业带,建设优势生猪核心示范基地。培育5家以上现代化养殖龙头企业,发展1000家标准化规模养殖专业户。
 
  2.优质家禽(肉鸡、蛋鸡)产业。重点建设以宁乡县回龙铺镇、坝塘镇为中心的标准化家禽优势产业区,辐射发展煤炭坝、大成桥、夏铎铺、花明楼、东湖塘等乡镇。培育 5 家以上现代化种禽场,10家以上家禽养殖龙头企业,发展500家标准化规模养殖专业户。到2020年,标准化家禽优势产业区年出笼家禽达到5000万羽,禽蛋产量达3万吨。
 
  3.精品水产养殖产业。重点建设以望城区大众垸乔口、格塘、靖港、新康等 4 个乡镇为核心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示范养殖水面5万亩。建设乔口渔都水产品批发市场,培植10家以上龙头企业,构筑环大众垸生态渔业经济区基本框架,形成特色突出、科技先进、高效生态、功能齐全的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四)畜禽水产品加工物流业。新建和改造 4 个专业畜禽水产专业批发市场,打造中部地区畜禽水产物流交易中心。培植10个以上现代化的畜禽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完整的生产、供销、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全市畜禽水产品物流加工区实现产品直供比例达 50%以上,畜禽水产品加工转化率达 40%以上,畜禽水产品加工产值达 300 亿元以上。
 
  (五)都市休闲渔业。着力打造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度假渔业区和东南部旅游观光休闲渔业区。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度假渔业区重点建设以望城区高乔大道、开福区、岳麓区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渔业区,形成长沙市核心休闲渔业区。东南部旅游观光休闲渔业区以黄花镇观赏鱼、海底世界、石燕湖公园等旅游资源为依托,结合生态渔业建设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 2020 年,发展都市渔业水域面积达 15 万亩,建设年接待能力5万人以上的五星级农庄60家以上,安排就业人口1万人,休闲渔业综合产值70亿元以上。
 
  (六)饲料、兽药产业加工业。以浏阳生物医药园为基础,配套建设长沙市饲料、兽药产业加工区,大力开发安全、环保、高效为特征的饲料、兽药产业,确保养殖投入品的安全高效,与全市养殖容量基本配套。扶持建设年加工能力过50万吨的饲料综合企业3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兽药企业3家。到2020年,全市畜禽水产饲料年加工250万吨,年产值90亿元;兽药年销售产值10亿元。
 
  五、相关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创新现代养殖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养殖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建立完善畜禽水产品市场调控机制。积极推进乡镇渔场体制改革,推行水域滩涂养殖证管理制度,稳定养殖承包经营权。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污染治理机制和标准化养殖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长沙现代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主要畜禽水产品的有效供给与质量安全,促进养殖业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
 
  进一步完善现代养殖业扶持政策,稳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将畜禽良种补贴、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监督执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资源保护等公益性经费支出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作用,重点在养殖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资、权益保障等领域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养殖业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强化财政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手段,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建立规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规模畜禽场现代生物发酵有机肥加工设施建设。
 
  (二)引导规模养殖,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积极整合养殖业发展资金,加大适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力度,减少农村散养单元,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鼓励和支持土地和水面流转承包,提高产业集成度。大力扶持畜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积极发展养殖业生产、饲料供应、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经济合作组织。
 
  围绕生猪、家禽、名特优水产品等重点优势产业,着力于生产规范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逐步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畜禽水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宁乡猪、大围子猪、湘东黑山羊等优良地方品种和匙吻鲟、鲌鱼等特色产品,以及望城大众垸水产养殖密集水域为重点,开展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认证,打造本地养殖业知名品牌。
 
  (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疫病监管水平。
 
  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和农业部《全国兽医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策略,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对畜牧业和公共安全危害大的重点病种。推动重点动物疫病优先防治制度、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以重点养殖企业为中心,开展生物安全隔离建设试点,逐步分阶段分病种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
 
  加强动物卫生监管能力建设。推行以养殖企业和个体为责任主体,以村级防疫员、执业兽医、企业从业兽医为技术依托的强制免疫模式。加强应急指挥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隔离检疫、检疫申报点、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可追溯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制度,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加快推进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建设,改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设备。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生猪等违法行为。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区域性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实现全市检测网络的多层次覆盖和畜禽产品的可追溯管理,提升动物卫生工作信息化管理能力。
 
  (四)坚持科技兴养,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全面实施科技兴养战略。充分发挥长沙市科技人才密集优势,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养殖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养殖业基础领域、关键实用技术、养殖规范与标准及综合集成技术开发等研究,全面提升养殖业科技水平。进一步增加养殖业的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特色品种培育与良种选育、重大疫病防控、健康养殖技术标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创新研究。切实加强养殖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定位,积极引导养殖企业、协会等参与养殖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养殖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系统抓好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工作,重视中高级农技人才的培养,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稳步推进养殖业科技培训工程,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构建养殖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网络,搭建畜禽科技信息化平台、数字渔业信息平台,培养养殖业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
 
  (五)强化全程监管,确保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建立养殖业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养殖业产品的用药、用料、防疫等生产档案;完善牲畜定点屠宰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畜禽水产品准出机制,调整、规范牲畜定点屠宰场,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形成 5 个以上规模化、现代化的屠宰加工企业。实行畜禽水产品定时定点检测制度,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产品质量市场预警机制,确保质量安全。
 
  (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优美生态家园。
 
  按照“控面、保量、提质、减排”的治理思路,从源头控制减少排放,加大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层次、多途径推介引导生态环保养殖模式,推进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治理力度。对现有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推广沼气工程处理模式、生态还田处理模式以及污水纳管、达标排放等污染减排技术模式,形成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城乡和谐共进的生态发展格局。
 
  切实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进一步强化渔政执法能力,强化水域生态环境监管,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积极推进湘江流域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禁渔,开展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增殖和恢复湘江渔业资源。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水生生物资源的救护与保护,规范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利用行为。全面推进水产病害监测与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水产苗种质量专项监测与湘江水利枢纽对水生生物资源影响专项监测,建立健全突发性水域污染快速反应机制。
 地区: 湖南 
 标签: 发展规划 养殖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625)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1127) 法规动态 (211)
法规解读 (2747) 其他法规 (523)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261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