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安徽省贯彻落实<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皖农牧〔2017〕104号)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安徽省贯彻落实<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皖农牧〔2017〕104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2-15 13:56:26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2820
核心提示:根据《农业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农牧发〔2016〕14号)精神,结合安徽省实际,现印发《安徽省贯彻落实<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发布文号 皖农牧〔2017〕104号
发布日期 2017-07-06 生效日期 2017-07-06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各市农委、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食药监局,合肥市畜牧水产局、阜阳市畜牧兽医局,广德、宿松县农委、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食药监局:

根据《农业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农牧发〔2016〕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将《安徽省贯彻落实<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安 徽 省 商 务 厅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7月6日

安徽省贯彻落实《全国奶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

奶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迫切需要。为贯彻落实《农业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农牧发〔2016〕14号)精神,现制定安徽省贯彻落实《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

一、我省奶业发展现状

2007年以来,我省组织实施《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奶牛业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07〕42号),通过政策扶持、“五化”创建、典型引路、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快奶牛养殖生产方式转变,规模养殖比重显著提升,乳品加工优化升级加快,乳品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现代奶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发展成效

1.奶业生产持续发展。2015年全省奶牛存栏13万头,牛奶产量30.6万吨,位居全国第20位。2005-2013年奶牛存栏量年均增长13.5%,处于全国第4位;牛奶产量年均增长10.8%,处于全国第2位;乳制品产量年均增长42.8%,年均增长速度高居全国榜首,比全国平均水平快了33.4个百分点。2005年以前,全省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重不足50%,2015年达到89.8%。2015年底,全省有奶牛养殖场户1168个,存栏百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小区)102个,长年存栏奶牛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家;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奶牛示范场11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奶牛示范场19家。奶牛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TMR(全混合日粮)、全株玉米青贮、分阶段饲养、自动发情诊断、有计划选种选配、标准化养殖等一批新技术在生产中大范围推广应用。“十二五”期间,全省成年母牛平均单产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规模养殖场奶牛单产均达到5.9吨,最高单产达到10吨。

2.结构布局更加优化。2005年前,我省奶牛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合肥、淮南和马鞍山3市城郊,饲养量占全省总量的85%以上。2014年,我省除池州、铜陵、宣城、安庆市外,其余12个市均有奶牛养殖。其中蚌埠、合肥、淮南、马鞍山等4市奶牛存栏集中度由2005年的49.7%上升到2014年的83.8%以上,提升了34.1个百分点。存栏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分布在28个县(区),涌现出五河县、肥东县、大通区、长丰县、当涂县和龙子湖区等一批奶牛养殖大县(区),占全省存栏量77.4%。其中,五河县、肥东县奶牛存栏量分别达到3.8万头和2.06万头。

3.乳品加工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省共有乳品生产企业10家,主要生产巴氏杀菌奶、UHT奶、乳饮料和奶粉,奶油、奶酪几乎没有生产,其中常温纯奶、鲜牛奶、酸奶产量持续增长。合肥市、蚌埠市、马鞍山市异军突起,其中合肥市年奶制品加工能力达到45万吨,蚌埠市32万吨;马鞍山市乳制品总产量25.4万吨。全省乳制品加工产业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4.奶牛饲草业方兴未艾。2015年,全省发展饲草种植20万亩、青贮玉米种植60万亩,安徽省五河县秋实草业有限公司十万亩牧草种植基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苜蓿生产基地。

5.支撑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健全了安徽省奶业协会,并逐步在服务奶农、协调奶价和发布行业信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安徽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奶业发展技术措施和应对市场风险的策略取得成效。全省有8家企业常年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安徽奶牛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

一是成本居高不下。我省优质苜蓿牧草种植、收获、贮存、饲喂等模式和技术还不完善,成为奶牛单产水平和鲜奶价格成本的重大制约因素。奶牛养殖“小、散、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当数量的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饲养管理方式落后,饲料配方不科学,优质饲草饲料不足,各牧场只能大量从外地调运干草料。

二是组织化程度低。我省奶业尚未形成完善的组织体系,奶农大多处于分散饲养的经营状态,生产一线技术力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乳制品企业缺乏稳定的奶源基地。尚待建立企业与奶业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

三是关键技术滞后。主要反映在小型养殖场(户),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饲养管理粗放、饲喂方式落后,优质饲草料供应不足,奶牛品质不高,大部分养殖户甚至规模场生产水平低,全省奶牛平均单产5.9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四是市场冲击严重。近年来,我国奶牛企业正经历重新洗牌发展阶段,价格持续低迷,奶源销售渠道受阻,小规模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加之国外乳制品特别是奶粉大量进口,更是对奶业发展造成重创。

五是生产要素与环境制约加剧。养殖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大部分小规模奶牛场和散养户很难贷到款,周转资金缺乏,发展举步维艰。环境保护是奶牛养殖企业建设和运营的前提条件,环保设施设备投资与运营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效益。

二、我省奶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把发展全省奶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安全、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目标,强化标准规范、科技创新、政策扶持、执法监督和消费引导,着力降成本、优结构、提质量、创品牌、增活力,提升奶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一体化水平,提高奶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奶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发展原则

一是突出质量安全,健全监管体系。把乳品质量安全放在优先地位,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措施,消除产业链条各环节监管漏洞,构建安全防控体系。

二是突出利益联结,促进产业融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奶农和乳品企业合作,稳定产销关系,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鼓励探索一、二、三 融合发展。

三是突出市场主导,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等方面作用。

四是突出绿色发展,加快提档升级。促进奶畜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科技和体制创新,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

(三)发展目标

到 2020年,全省奶牛存栏量达到14.2万头,生鲜乳总产量达到33.4万吨。力争存栏量和奶产量均有突破,质量与品质保持稳定,产业素质有所提升,基本完成奶业转型升级,形成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政策环境基础。

奶业发展目标

主要指标

2015

2020

保障供给

奶类产量(万吨)

30.6

33.4

乳制品产量(万吨)

94.3

150

质量安全水平

生鲜乳抽检合格率(%)

100

100

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

100

100

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合格率(%)

100

100

产业素质

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

89

95

机械化挤奶率(%)

100

100

优质苜蓿产量(万吨)

5

9

粪便综合利用率(%)

60

80

国内一流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

 

1-2

国内一流乳品加工企业

 

2-3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区域布局

选择蚌埠、合肥、淮南、马鞍山、滁州、六安、淮北、亳州、芜湖、阜阳、宿州11个市,作为我省奶牛重点发展区域。推进种养加一体,草畜配套,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稳步推进奶牛产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发展奶源基地。

1.奶牛生产优势区域。主要包括蚌埠、合肥、淮南、马鞍山等4大城市的城区及附近郊县。该区域2015年占全省奶牛存栏量的80%左右,有单体存栏奶牛数4万头、2万头、1万头规模养殖场各一家。该区域牛群良种化程度高,最高单产达到10吨。

重点方向:巩固和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标准化饲养和科学管理体系,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提高奶牛良种选育水平,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种养业结合的循环农牧业。稳步增加现有奶牛数量,重点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基本实现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加快奶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率先实现奶业现代化。

2.奶牛生产增长区域。主要包括滁州、六安、淮北、亳州、芜湖、阜阳、宿州7个市,该区域有丰富的饲料资源、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人口聚集度高,消费潜力大,具有进一步发展规模奶牛企业空间。

重点方向:加快招商引资,发展现代奶牛企业建设步伐;加快现有奶牛企业和养殖小区改造速度,集聚现有养殖规模,提高规模化程度;强化养殖管理措施,提高标准化水平;加快奶牛发展改良步伐,尽快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探索农牧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农牧资源和加工基础,形成种养加一体化奶牛产业体系。

3.奶山羊新发区。主要分布宿州市埇桥区、阜阳市阜南县等地,品种是富平羊等。目前存栏较少。

重点方向是建设奶山羊种羊基地,发展特色奶业。

(二)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为主要内容,开展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鼓励大型规模养殖场加强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引导中型规模养殖场更新改造提升设施装备,支持适度规模家庭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养殖场(小区)圈舍和粪污处理、疫病防控、饲草料贮存(或青贮)等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挤奶、良种繁育、生鲜乳质量检测等设备配置,实施良种良法配套。2017-2020年,每年新创建部省级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5个,改造中小型奶牛养殖场5-7家,全省规模养殖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三)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竞争力

目前我省有1家乳品企业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要严格行业准入,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升竞争力。加强生鲜乳生产投入品使用监管,实行奶源奶站、运输车全覆盖抽检,增加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范围和频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支持乳品企业建设自有自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基地,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到2020年培育出1-2个国内一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

(四)推动乳制品加工业发展

利用区位优势,吸引东部地区优质企业落户安徽,继续鼓励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区域奶业共同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乳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鼓励骨干龙头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培育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乳品产业集中度。严格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优化我省乳品企业布局,防止重复建设。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提升品牌知名度,争取到2020年培育出2-3个国内一流全产业链发展的奶业大型龙头企业。

(五)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把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重点加强生鲜乳收购站准入许可管理。按照“谁许可、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严格执行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现场检查内容和判定标准,加大审核和检查力度,切实把好生鲜乳收购、运输准入关,坚决关停注销管理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经营时断时续的奶站,及时排除隐患。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检查。强化奶牛养殖环节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围绕奶畜养殖和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加大监测与执法力度。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实行全覆盖、动态化、精准化监控。严惩重处奶牛养殖和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

(六)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

按照打造奶牛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方向,支持乳业加工龙头企业自建规模化奶牛饲养小区,支持奶牛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养殖企业自愿成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奶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奶牛产业化联合体,实行种养加销融合发展的一体化经营,形成产业、要素、利益的紧密链接。择优培育一批奶牛业示范联合体,引领全省奶牛业产业化联合体规范发展。

(七)加强良种繁育及推广

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不断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改善生鲜乳质量。以种牛引进、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奶牛原良种场建设,选育高产奶牛核心群,提高核心养殖场的生产水平和供种能力。依托我省国家级种公牛站,健全种公牛遗传评定和后裔测定体系,提高种公牛自主培育能力和优质冻精供应能力,推广奶牛性控冻精技术,健全配种改良服务体系,扩大DHI测定群体,提高测定数据利用水平。

(八)促进种植优质饲草生产

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料作物与牧草种植,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推广每个规模化奶牛场按每头牛3亩地的标准,通过自建或合同收购等方式,建立稳定青贮饲料生产基地,大型规模奶牛场可结合土地流转建立青贮玉米、苜蓿种植生产基地。鼓励发展专业性青贮生产经营企业和大户,推进粮改饲试点项目资金和省级畜牧、粮食等行业专项资金,扶持种植优质饲草生产。到2020年,基本实现优质粗饲料供给的本地化。

(九)推进奶牛粪污综合利用

积极推广奶牛养殖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以县为单位建设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养殖密集区奶牛粪污处理和有机肥生产设施。按照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要求,重点推广雨污分离、固液分离、规范粪污收集、污水减量排放、污水还田利用、种养结合等技术,形成3-5个治理模式,在全省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到2020年奶牛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十)加强奶牛疫病防控

强化定期监测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建立奶牛免疫档案。指导奶牛养殖户实施科学防疫措施,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加强乳房炎、蹄病等常见病的防治,通过转变饲养方式、推广新疫苗和兽药等措施,逐步降低奶牛常见病的发病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形成推动奶业发展的合力。落实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奶牛养殖县(市、区)要建立乳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升有效防范和处置重大乳品质量安全事故能力。奶业主产市、县(市、区)应当根据资源状况、消费能力等制定本地区奶业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奶业协调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对奶牛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省发展改革委在基本建设项目中,优先安排优质奶牛养殖的喷淋系统、奶站、沼气、环保、青贮池以及信息化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粮改饲项目重点向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基地倾斜。农业综合开发将优质奶牛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奶畜政策性保险制度,对参保奶畜养殖者给予保费补助。奶牛养殖环节用电执行农业用电价格。凡购置秸秆加工、牧草收割(切割、打捆)、草料饲喂、挤奶设备、储奶设备等机械享受农机补贴政策,补贴额度为所购金额的15%-30%。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资金用于规模奶牛企业基础设施新改扩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以及良种奶牛引进等补助,推动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科技支撑与服务

围绕奶牛养殖过程与乳制品加工的关键环节,实施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创新开发、饲料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安全高效利用、奶牛健康养殖过程控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养殖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化利用、质量安全控制、奶业发展新模式、新产品与新装备研究等重大科技项目,依托安徽省现代农业牛羊产业技术体系,力争突破一批重大技术瓶颈,为现代奶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奶畜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要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成果集成度好、示范效应明显的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和养殖大户,增强良种、良法的引领带动作用。引进优质乳肉兼用牛品种,推广奶公牛牛犊肉用饲养,拓宽肉牛架子牛供应来源。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资源和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开展奶牛养殖、饲草种植技术合作,促进我省奶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地区: 安徽 
 标签: 农业 发展规划 奶业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209)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320) 法规动态 (211)
法规解读 (3011)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79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