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少年儿童以及疾病患者选购保健食品时,切勿听信不法商家对保健食品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虚假夸大宣传,更不能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疗疾病。
二、选购保健食品要去设有销售专区(专柜)的正规商场、超市、药店等单位购买,网上选购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朋友圈、朋友群等途径发布的信息。
三、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小蓝帽”标识和注册号/备案号(国产保健食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健注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健注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号格式为:食健备G+4位年代号+2位省级行政区域代码+6位顺序编号;进口保健食品备案号格式为:食健备J+4位年代号+00+6位顺序编号),按照标签、说明书上的保健功能及适宜人群有针对性的选择,切忌盲目购买和食用。
四、选购保健食品的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的“服务”板块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中查询已获批的保健食品注册备案信息,不要购买查询不到相关信息的保健食品。
五、选购保健食品要保存好销售凭证或在线交易记录等,一旦发生消费纠纷,积极通过正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六、消费者发现有质量问题和违法行为及时投诉举报,热线电话12345。
选购保健食品
谨防五大陷阱
套路一:“免费”陷阱
通过群发宣传资料,免费领取礼品、礼物和红包的方式,或者在商场超市门口等人流集中的地方,采用“免费抽奖”等促销手段,让消费者得到“优惠购买某某保健食品”的大奖。有些商家还会组织免费旅游,在游玩期间组织对客户体检,误导部分客户有极大的患病风险,借此推销声称可以治疗疾病的产品。
套路二:温情陷阱
一些商家利用老年人易心软的特点,抓住部分老年人孤独的心理,对老年人虚假关心,哄骗老年人购买产品。还有一些商家利用病人之间的同理心,雇用“托儿”现身说法。比如,以“亲身经历”宣传食用产品的疗效。
套路三:夸大疗效,普通食品包装成“神药”
利用广告“神吹”或以“秘方”诱导,将普通酒或饮品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比如,宣称“某某酒”拥有独特秘方,采用纯天然中草药植物配制而成,可治疗痛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手脚麻木等。
套路四:添加药物,短期见效长期受害
一些违法商家不仅夸大宣传保健食品的功效,为了使保健食品短期见效,在普通食品中非法添加一些西药成分,包装成疗效显著的“神药”。在食品里添加药物成分后,短时间内确实可能有明显的效果,欺骗性很强,但非法添加的药物成分可能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套路五:专家陷阱
商家通过虚假包装、宣传“假专家”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组织健康讲座和体检甚至上门推销,由“假专家”开展一对一的“诊疗”,解读体检报告,渲染体检结果的严重性,再提出解决方案,如使用特供产品治疗,从而达到以高价销售产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