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橄榄,即余甘子,又名油甘子、庵摩勒、望果、木波,为大戟科叶下珠属多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广西、福建等地。滇橄榄果实初食味酸涩,食用后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子。
一、科学食用滇橄榄
传统中医认为,滇橄榄味甘、酸、涩,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等功效,主要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等症。
滇橄榄在云南有较长的食用历史,主要食用方式有鲜食、腌制、制作果脯等方式,近年来发展出制粉、提取汁液制成饮料等新型食用方式。鲜食即食用新鲜滇橄榄,腌制一般用盐水加甘草浸泡,制作果脯则采用先破碎再蒸制,去除果核后拌白糖、紫苏等晾干。无论哪种食用方式,加工制作或食用前都需认真清洗去除杂质,如果没有制作经验,不要尝试腌制或制作滇橄榄果脯,以防加工方式不当造成污染或食物中毒。
二、科学选购滇橄榄
(一)新鲜滇橄榄外观呈球状或扁球状,外果皮肉质呈淡绿色或淡黄绿色,具有皱纹及明显的浅色线棱。
(二)新鲜滇橄榄初品尝时具有强烈的酸涩味,几乎无甜味,食用后口腔内会有轻微清凉及明显甘甜的感觉,如果初品尝时就能感觉到强烈的甜味,则有可能购买到被添加甜味剂的滇橄榄。
(三)购买滇橄榄应选择到有正规资质的农贸市场、超市、水果店等购买,选购时,要挑选果实新鲜,外观无发霉变质的滇橄榄,建议购买前先试尝,如出现入口咀嚼即非常甘甜或非常苦等情况,应避免购买食用。
科普知识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包括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规定,甜味剂可以在标准规定限量及范围内使用于规定的食品,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添加,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如果超范围、超剂量使用甜味剂导致人过量食用,则可能使人食欲减退,甚至对人的肝脏和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危害。
来源:云南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