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是我省大豆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卷蛾科豆食心虫属,食性单一,主要食害大豆,以幼虫蛀入豆荚为害,咬食豆粒成沟状或吃去大半,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成虫体长5-6毫米,黄褐色至暗灰色,前翅略呈长方形,腹部黑褐色纺锤形,多于下午3时后在豆田活动,有成团飞翔现象,雌蛾喜在有毛豆荚上产卵;幼虫初孵时黄白色,多从豆荚边缘合缝处蛀入,后变为淡黄色或橙黄色,老熟时红色。
防治建议:
1.防治成虫。一是在成虫羽化初期(7月末)开始,田间设置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或采用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二是当大豆食心虫成虫田间出现“打团飞”,并且每团蛾量出现成倍增长时,表明成虫进入发生盛期,需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择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
2.杀灭虫卵。一是释放赤眼蜂,于成虫始盛期每亩2.5~3万头,分2次、间隔7天投放,每亩每次均匀放3个点。二是选择虱螨脲、除虫脲、吡丙醚等杀卵效果好的药剂田间喷雾。切记选择释放赤眼蜂防虫时,要避开使用杀虫剂。
3.防控幼虫。在成虫盛期往后推5-7天田间喷雾防治幼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或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药剂,同时可兼防其它食叶类害虫。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每亩喷液量应保证1.5升以上,按施药液量的0.5%-1%添加航化专用助剂,以确保防控效果。
来源:省植检植保站